请登录
学校官网 / 加入收藏

思想引领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思想引领 -> 正文

寄情家书忆先烈,赓续精神启新程

发布日期:2025-11-04  来源:学生艺术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深切缅怀隐蔽战线革命英烈,11月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家书》学生党支部组织剧组全体党员、团员前往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开展“寄情家书忆先烈,赓续精神启新程”主题党日活动。

22594

  西山无名英雄广场是为纪念1950年代光荣牺牲在台湾省的我党潜伏人员而设立,以缅怀吴石、朱枫等为祖国统一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的隐蔽战线英雄。

 “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怀着深沉肃穆的心情来到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主席的五言绝句。同学们拾阶而上,轻抚两侧石壁刻的846位烈士姓名,这既是对隐蔽战线先烈的深切追思,也是对“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一历史大势必然实现的坚定决心。

2AC57


一、缅怀英烈:鲜花寄哀思,誓言表忠诚

  在庄严肃穆的无名烈士纪念碑前,支部成员整齐列队,向英雄敬献最诚挚的敬意。全体同学肃立默哀,手持素菊,缓步献花。朵朵菊花寄托着对英烈的深切哀思,象征着当代青年对烈士遗志传承。

19B8B

  随后,四位党员展开团旗,在场团员高举右拳,重温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铿锵有力的誓言在山林间回荡,深深告慰着长眠于此的英灵,宣示了《家书》学生党支部“以文化人、以史树人、以美育人”的使命。隐蔽战线英烈虽无名,但他们精神在中国青年心中永存。

1A3F5

二、赓续薪火:成员代表讲述《家书》精神

 支部成员罗艺文结合自己在《家书》排练经历分享感言:

“站在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碑文‘长河为咽,青山为证;岂曰无声?河山即名!’感人至深。这让我想到《沉默的荣耀》电视剧中,吴石将军赴台前那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低语,朱枫接过交通员使命时的毅然,正是场上所有无名英雄的真实写照。最近一段时间在了解《家书》冷少农一角色时,我遇到最大困惑就是该如何更好地演绎出地下革命工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来到广场,让我对冷少农同志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如今时代的接力棒传递到了我们手上,作为社科学子,我们肩上的责任无比重大,施展才华的舞台无比宽广,我们要传承先烈精神,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时代篇章!”

149FE

 支部成员牟思源将无名英雄纪念碑铭与冷少农烈士的家书结合起来,他表示:

“无名英雄纪念碑铭中‘天下有饥者,如己之饥,天下有溺者,如己之溺耳’让我想到了冷少农烈士家书中一句话:‘我想使他们个个都有饭吃,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冷少农烈士与西山英烈同属隐蔽战线,他们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形处建奇功。站在碑前,我的内心非常平静,恰如碑文所镌刻‘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八个字,它深刻诠释了隐蔽战线工作者‘无名却伟大,无声却震撼’的精神品格。作为社科学子,我们要学习先辈精神,以学术研究服务国家战略,以笔为刃、以学铸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家国篇章。”

194E3

三、展望未来:让红色火炬照亮青春之路

  本次活动是《家书》学生党支部深化红色剧目教育功能的重要实践。在剧目排演之外,成员们两次回到烈士故居,通过实地追缅、剧目展演、思想共鸣的立体化教育模式,支部成员将隐蔽战线英烈的“忠诚、斗争、奉献”精神内化为社科学子学术报国的驱动力。未来学生艺术团主题剧队将持续打磨原创舞台剧《家书》,让红色特工的精神火炬照亮青年学子成长之路,为民族复兴伟业凝聚社科智慧与青春力量。(文/社科大学生艺术团 图/社科大学生艺术团 编辑/夏天)

1A29D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