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抗日力量的大本营,是广大爱国青年心中的圣地。值此初冬时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史研究会有幸邀请到延安时期的亲历者胡木英老师来进行一场关于延安精神的座谈会,为社科学子们交流解惑。
上午九点半,座谈会正式开始。首先团委赵老师致辞,对胡老师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欢迎。
致辞后党史研究会为胡老师献上了为她提前排练好的合唱——《延安颂》。大家用歌声唱热了讲堂的气氛,胡老师边听边轻轻唱和,会场的气氛也更加的温暖。
本次座谈会采取两位主持人与胡老师问答的形式,胡老师的父亲胡乔木老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首任院长,同学们对他的经历充满好奇,主持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胡乔木老师的成长经历。胡老师首先回忆了胡乔木老师的家庭背景和年轻时的活动经历,还细致地讲述了胡乔木老师刚到毛主席身边时怎样融入自己的工作角色及如何完成工作任务,胡老师回忆中展现的延安党中央班子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致力于革命宣传事业的精神令同学们钦佩。
在介绍工作任务时,胡老师还由此引出了毛主席每周步行去抗大讲哲学这件事,讲稿后来还形成了《矛盾论》和《实践论》,这让同学们体会到了毛主席对教育的重视。胡老师有感而发,给同学们讲述了当时知识青年爱国华侨王维真,奔赴延安的路程之艰难、决心之坚定。
接着,主持人向胡老师了解了延安的精神氛围和干群关系,这对当下依然有榜样作用,胡老师也很是感怀,重点回忆了中央医院的故事。中央医院成立后,凭借过硬的医疗技术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救活了难产的新生儿,迅速获得了百姓的信任、提高了婴儿的存活率,最后又谈了谈自己对医患关系的看法,这些讲述生动地体现了中央医院干群一致、克服困难为人民服务的风骨。
座谈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提问。胡老师首先为同学们解答了有关毛主席知识结构的疑惑,毛主席很爱看书且涉猎广泛,尤其了解中国历史,且能从哲学的高度去把握作为整体的自然科学。胡老师建议同学们向毛主席学习是如何认识历史的,这值得社会科学领域的同学们借鉴学习。
为了能对延安时期的背景、风貌等有大致的把握,使同学们更好地在讲座中感受延安精神,活动举办前党史研究会精心宣传,收集同学们想对胡老师提的问题以及延安时期边区和胡乔木同志的相关资料等,多次组织社内同学一起观看《我们在延安》、《延安儿女的故事》等专题纪录片,座谈会当天,胡老师一行在会前参观了校史馆,距讲座前五分钟现场已经座无虚席,很多没能亲临现场的同学也通过腾讯会议提前进入线上的会场,胡木英老师一进场,现场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使胡老师感受到了社科学子的热情。
胡老师的讲座层层深入,现场的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通过这次座谈式的讲座,在场同学们增加了自己的见闻,深入学习和感悟到了延安精神,对延安时期和革命前辈的风貌有了更细致的了解、受到了红色精神的熏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胡老师所描绘的当时知识青年的艰苦奋斗对我们有很深的激励意义,我们也当效法先贤,接续奋斗,在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案:党史研究会
编辑:张兰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