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青年志愿者协会“暮遇晨光”系列敬老活动正式开展。受疫情影响,“晨暮云游”旅游课堂和“暮吟晨诵”诗词课堂从线下转移至线上,由房山随园养老中心提供设备支持,为长辈们提供“云端”志愿服务活动。
首次“晨暮云游”旅游课堂于2022年4月3日正式开展。由志愿者王亚君、杨欣然同学分别向长辈们介绍安徽黄山徽州地区和直辖市山城重庆。


王亚君同学主要讲述了两个部分,一个是黄山总体概况,另一个是黄山戏曲民歌。
首先,她介绍了黄山的部分景点,然后进入到黄山文化,带领长辈们“品尝”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基于长辈们对戏曲的兴趣,王亚君同学着重介绍了黄山的戏曲民歌。黄梅戏“书上的鸟儿呀,成双对呀~”勾起长辈们万千回忆,“女扮男装成驸马,我竟成为人生赢家”的《女驸马》令人拍手叫绝。最后,她用独具特色的徽州民歌哈哈腔清唱徽州民歌《磨米磨麦》结束本次授课。
杨欣然同学从五个方面带老人们走进重庆:重庆简介、游在重庆、吃在重庆、学在重庆、爱在重庆。


本学期的“暮吟晨诵”诗词课堂也于2022年4月3日在线上与大家见面。前两周主要由黄子瑞、章荣荣和吴芃霏同学为长辈们带来不同的诗词专题的分享。


黄子瑞、章荣荣的授课主题是“诗歌,连通人与自然——古诗中的动物坐骑”。志愿者们另辟新意,从“古人骑过那些动物”和“古人为什么骑它们”入手,通过一句或一首小诗,总结了马、鸾、龙、牛、蛇、蟾蜍、鲤等多种多样的动物骑乘意象及其形成原因。


吴芃霏同学以“我言秋日胜春朝”为主题展现不一样的晚春与深秋。志愿者欲扬先抑,先言“春愁与秋恨”,再论其不同。通过精讲韩愈的《晚春》、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苏轼《赠刘景文》三首诗,探寻晚春和深秋的积极与美好。
志愿者或广博兼容,或精辟入里,为长辈们提供了丰富而精妙的课堂内容,也因此拉近了与老人的心灵沟通和交流。
文案:青年志愿者协会敬老部
编辑: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