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学校官网 / 加入收藏

研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会研会 -> 研究生会 -> 研会动态 -> 正文

社科“博”说——2022考博经验分享会精彩回顾

发布日期:2022-07-02  来源:社科学子   

为帮助同学们做好考博申博的相关规划,校研究生会于6月29日18:00在线上召开了社科“博”说——2022考博经验分享会。本期分享会结合同学们不同的发展需求,邀请了七位成功上岸的嘉宾进行线上分享,吸引了130余名同学踊跃参加。

线上分享

周松锋从个人情况介绍、硕博连读考核经历、经验总结三个方面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相关经验,并以时间为主线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申请我校马骨干硕博连读的全部流程,包括联系导师、准备材料、笔试面试等。周松锋不仅讲述了我校马骨干计划的特点,而且就是否选择考博、如何准备考博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给同学们的未来规划以启发。

贾方舟详细讲解了清华大学“申请—考核”制的流程,重点对联系导师、确定方向、提交材料以及复试等重要环节进行了说明,还带领大家进行了一场模拟申请。他以本人的博士计划书为案例,强调了博士计划书的重要性以及撰写计划书过程中的侧重点,希望大家在准备时都可以有所取舍,不忽视小问题,重点关注大问题。

吴文程从导师意向、研究计划、考试形式、灵感保持四个方面对申请北京大学博士的过程进行讲解:一是积极沟通,了解导师意向;二是制定研究计划,明确问题意识,论述设想以及点明新意;三是熟悉考试形式,广泛收集真题;四是保持灵感,注重平时积累,保证现场正常发挥。吴文程强调了信息搜集、材料准备以及平日积累的重要性,为大家进行申博考博准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借鉴。

    苏捷根据个人申博的整体历程,从信息收集、材料准备、笔试经验、面试经验四个方面向大家分享了她的申博经验。在信息收集方面,她重点对如何确定目标院校、如何选择心仪导师、如何筛选关键信息等方面进行讲解,并以个人整理的心仪院校重要信息发布时间为例,分享了她的信息收集与整理使用的方法。在材料准备部分,苏捷以某院校的材料公告为例进行详细讲解。对于笔试经验与面试经验,苏捷强调了真题的重要性以及真题的使用方法,并对如何准备面试给大家提出了诸多建议。

杨亚光分享了自身申博成败的经历,以哲学式的分析方式,分享自身在申博道路上面对失败的处理方式。他认为,失败的经验可以帮助自己对后期的择校取向、申请方式和准备流程进行思考和总结。在申博过程中,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事件本身的构成要素,都需要我们积极努力地面对。杨亚光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的考博经验,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考博这件事。从哲学的视角来面对申博以及考博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明白自己真正追求的目标,人生亦当如此!

明浩以轻快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学习的过程以及申博的经历。明浩讲述了自己最后选择继续留在社科大的原因,并给未来申博的同学们在择校、选导师的过程中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明浩热心地提醒大家,每个成功读博的分享人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每个人的申请状态、学术能力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都是具有差异性的。在特殊性的基础上,他既强调了申博道路上的普遍规律,也强调了不同专业的同学面对具有差异性的环境申请不同学校需要做出实事求是的选择。明浩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细致的建议,希望大家可以在考博路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夯实基础,才能更好的应对考博大关!

张子旭从申博择校、导师选择、“申请—考核”的重要因素、复试方法几个方面做了介绍。在分享过程中,张子旭强调了“申请—考核”的两个重要因素:其一是本人的研究计划,本人的研究计划与目标导师是否契合、计划本身是否具有学术价值、自身是否具备学术问题意识等均是“申请—考核”能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二是代表作的提交,他从代表作的选择、代表作是否发表、代表作与申博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他还和大家分享了复试中的注意事项。首先是对时间长短的把握以及最佳复试时间的选择与控制;其次是复试思路的准备,要做到言之有物;最后就是复试心态的调整,要心平气和、积极乐观。张子旭的耐心讲解,让同学们明白“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的重要性,也为同学们照亮指引了申博之路。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同学们针对自身的困惑与疑问与七位嘉宾进行交流,嘉宾们也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在本次分享会后,同学们表示收获颇丰,更加明晰了未来的考博申博的方向和道路。

本期社科“博”说分享会落下帷幕,感谢七位嘉宾的经验分享与耐心回答。最后,衷心祝福同学们都能在考博申博道路上一帆风顺,到达自己最心仪的彼岸!我们下期再见!

文案/赫明宇 冯嘉良

编辑/唐恋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