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学校官网 / 加入收藏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综合新闻 -> 正文

喜报|我校学子在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作品

发布日期:2024-01-05  来源:社团工作部   

近日,从2023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传来喜讯,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向征老师指导、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刘洪伯等四名同学申报的模拟政协提案作品《关于“在东北乡村进行光伏发电一体化建设振兴集体经济”的提案》荣获本次活动大学组“北京市优秀模拟政协提案作品荣誉称号”。

刘洪伯团队选取了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单家村作为一个“小切口”案例,分析单家村在乡村振兴政策指导下,是如何因地制宜,通过光伏发电一体化项目(光伏电站与直流落地式充电桩)的建设初步实现村集体经济的振兴,解决百姓“吃水难”的问题。单家村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但是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引导下,不仅依靠自身优势摆脱了原有面貌,还做到了科教普及工作,使百姓对科学和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实现了思想上的振兴。虽然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彻底振兴还有一定距离,单家村的案例依旧可以为东北地区其他相关村落提供可供参考的范例,对于推动东北地区农村的整体村集体经济振兴和乡村振兴计划的贯彻落实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在整体的调研过程中,项目团队成员依托既有经验,在指导教师向征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了项目调研与提案撰写工作,将整体的调研分为“问题探索”、“收益分析”、“对策建议”三部分,对于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究,并在调研中进行了收益计算,使得整体对策有理有据,可行性强。而在调研的思路来源方面,项目组成员更多结合了自身的生活成长经验及对所在地的了解,这也使得提案内容有代入感,富有真实性;团队成员中也有理工科背景的同学,这也保障了提案的理论功底与可靠性。

为了更好地提升模拟政协提案作品的专业度,团队成员认真阅读了全国人大网、全国政协网及辽宁省政协、辽宁省辽阳市政协等机关提供的提案规范和提案样本,牢牢把握提案的六大精髓,即“全局性”、“前瞻性”、“客观性”、“可行性”、“典型性”、“时效性”,以点入面,充分总结了光伏项目在单家村这个个体的既有成果与不足,并以此为契机寻求该项目在东北地区整体的推广与突破。在提案中,项目组尤其注意项目的地域性特征,强调“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不能一概而论,鼓励各基层单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以期乡村振兴的成果落实。

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是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全国学联秘书处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有序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准确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内涵实质,领悟新时代+年伟大变革背后的“制度密码”,坚定信念跟党走。我校高度重视此项赛事,校团委支持学生模拟政协协会于20236-9月先后开展校内优秀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经过比选,报送作品共计9项。下一步,我校还将继续总结经验,提高作品质量,争取更好的成绩。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