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学校官网 / 加入收藏

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社会实践 -> 正文

社科大博讲团受邀参加首届ESG国际博览会

发布日期:2025-11-03  来源:博士生讲师团   

      10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讲师团(以下简称“校博讲团”)受邀参加ESG中国・创新年会(2025)暨首届ESG国际博览会,献上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宣讲活动。讲师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解读中国特色ESG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关联,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以青春之我投身国家战略的蓬勃风采与活力。

B88E3

ESG中国・创新年会(2025)暨首届ESG国际博览会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钢集团主办。博览会吸引了15家中央企业、14家地方国企等来自国内外70家企业和机构参展,集中展示绿色技术、低碳解决方案及ESG创新实践等前沿探索和取得的突出成效。

640DC

博览会上,校博讲团三位讲师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特色ESG”主题,从不同维度展开宣讲。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博士生姚唯一以“两山论”提出20周年为切入点,深入剖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蕴含的“破局”“底线”“转化”三重智慧,结合中建一局乌梁素海治理、首钢集团绿色转型等案例,阐释“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如何成为中国特色ESG的实践路径。

7A1C1

社会与民族学院2025级博士生史雪娇聚焦绿色发展观,从生产方式变革、生活方式转变、碳减排实践三方面,以首钢京唐能源回收体系、中建集团快速建造技术、中非撒卡伊光伏电站等实例,印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6FE00

文学院2025级博士生刘若楠则锚定“民生”原点,通过中国华能澜沧江公司绿色电力实践、中粮集团“种养循环”模式、中国移动“智”赋乡村振兴等案例,揭示中国特色ESG“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核,展现其在普惠民生福祉、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宣讲现场,来自各展台的企业代表、参展群众和社科大青年学生一同交流互动,“ESG中的‘E’代表什么?”“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等问题引发观众积极抢答。“ESG概念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04年首次提出,目前主要应用于投资领域,已成为影响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陈虎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对ESG概念的理解。哲学院本科生张馨予谈到,“ESG与‘双碳’目标高度契合,有助于推进中国绿色低碳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卞怡力在听完宣讲后说,“绿色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福祉,我们应积极主动地传播和践行绿色理念。”青年学生们通过鲜活案例将理论讲透讲活,这种既接地气又富有深度的宣讲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34B37

校博讲团此次在ESG国际博览会上的亮眼表现,不仅为大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更展现出社科学子以专业学识服务社会、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未来,校博讲团将继续用青春的视角和语言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助力实现理论宣讲与青年成长成才的“双向奔赴”。(文/李晓萌 韩钟毅 编辑/夏天)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