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广大博士生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1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一期博士生学术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校党委书记高培勇作书面致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树辉出席开幕式并表达了对论坛顺利举办的祝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的九位同学进行学术发言,校内外的200余名教师和本硕博学生参会。

论坛云端合影
开幕式上,张树辉首先宣读了高培勇对此次活动的致辞,高培勇对出席论坛指导学生作品的各位专家学者、提交作品积极参与的博士生同学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论坛,加强与兄弟高校的对话交流和合作,以学术交流推动学术创新,同为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贡献。”
张树辉向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指出在认真学习、贯彻、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时代背景下,开展这样一次以中国化现代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非常有意义与价值,并希望青年学生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发挥青年先锋的作用。

张树辉宣读高培勇的致辞
科研处处长王炜表达了对此次活动顺利召开的祝贺,指出此次活动主体好、主题好、形式好,并介绍了科研处对研究生科研的支持及具体政策。

科研处处长王炜发言
研究生教育管理部主任谭祖谊指出,此次活动讨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生教育管理部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并给予支持,预祝本次论坛和研讨会圆满成功。

研究生教育管理部主任谭祖谊发言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结合自身学习二十大精神的体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线将自身体会串联讲述,分别从二十大主题的“两个全面”、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对实现新征程、“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规律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释。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颜晓峰教授作主旨报告
王维国老师对于颜晓峰教授所作的主旨报告进行总结,认为颜晓峰教授的报告展现了“高精尖”三个方面,“高”在于颜晓峰教授所作报告的规格之高,站位之高;“精”在于报告精准地解答了一些理论困惑,体现了精深的理论逻辑的严密性;“尖”在于颜晓峰教授用尖端的视角呈现了一场学术报告,也体现了颜晓峰教授对青年学术尖兵的爱护。
研讨会上半场共有四位同学进行学术发言,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增岽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史为磊副教授分别针对每位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增岽教授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史为磊副教授点评
研讨会上半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梦雅同学主持,并由四位同学分别进行汇报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学院大学历史学院马一鸣以《共同富裕视域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为题,回顾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以史为鉴,探索现代化新路径。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昌旭以《全球化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特质》为题,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备着自主探索与外力助推、渐进前行与超越发展、整体布局与阶段部署等基本特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英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为题,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创造人类命运新形态、提供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这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颖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干部选用标准的历史演进和经验启示》为题,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干部选用标准的历史演进、基本经验、时代启示三个方面展开,探索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选人用人的干部标准。




四位同学进行学术发言
研讨会下半场共有五位同学进行学术发言,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志超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帅副教授分别针对每位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志超教授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帅副教授点评
研讨会下半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殷越同学主持。在下半场的研讨中,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谭壮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独特优势及价值超越》为题,从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窠臼、超越“国强必霸”逻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驳斥“单线突进”资本逻辑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超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雪以《浅析习近平民族地区现代化理念的内涵与特点》为题,从物质生产现代化和物质生活现代化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化分类整理,阐释其理念的内涵与特点,总结了习近平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现代化理念的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珺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现实挑战及实现路径》为题,分别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与思路、理论框架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惠以《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四重超越》为题,从理念、主体、实践层面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于“西方中心论”、“个体本位论”、“人类中心论”以及“国强必霸论”的超越,为世界各国认识和走向现代化为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提供了新智慧和新方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周一博以《中国法治现代化视域下环境法律体系话语革新》为题,着眼于环境法典过程当中外部的政策环境及其要求,主要从引言、发展要求、方向指引以及目的自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五位同学进行学术发言

王维国老师主持闭幕式
在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一期博士生论坛指导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维国老师进行总结发言。王老师对四位点评专家、进行学术发言的九位同学以及会务人员表达了感谢,并希望参会的博士生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在学术研究上有更大的发展,并邀请各位专家、同学参加第二期博士生论坛。(文/陈秋洁)
编辑:王惠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