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至14日,我校第三届“人文之光——社科学子课外学术支持计划”决赛答辩顺利完成,19个项目在答辩环节脱颖而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未成年人成员权问题研究——基于5省9个村落的调研和1037则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摘得本次学术竞赛的特等奖。
答辩开始前,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彩霞老师代表学校向本次比赛的答辩老师、初审老师表示感谢。她说:“各位评审老师学识渊博,都是各个学科专业的带头人或中青年骨干,感谢大赛开始以来为之辛苦付出的所有老师,为学校选拔出最优质的作品,为学校在首都赛和全国赛上取得好成绩把好关。”
本次答辩首次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答辩区采用双机位对项目幻灯片和答辩同学现场的表现进行线上展示,全校师生都可通过腾讯会议在线观摩,答辩全过程公开透明。比赛中答辩选手精神饱满,决赛、候赛现场秩序井然,在答辩小组精彩的陈述和认真回答答辩评委问题的过程中都充分展现了社科学子的魅力与风采。
本次答辩会邀请到了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的冯颜利老师、我校社会学院陈涛老师、商学院王艳茹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迎爽老师、经济学院徐丽艳老师、法学院黄钰洲老师等六位老师组成评审委员会,老师们对入围答辩项目组研究的内容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并指出有待完善的方向,使各个项目组成员受益匪浅,对自身项目的发展及提高的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人文之光——社科学子课外学术支持计划”是由校团委主办的学术竞赛活动,此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我校举办“人文之光”,一方面是为“挑战杯”全国赛和首都赛输送优秀作品,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引领学校创新创业潮流。
本届“人文之光”活动的参与热情度非常高,自2020年底启动后,收到了来自全校各专业本、硕、博同学的220个项目申请,创历年之最。项目涵盖语言与哲学类、经济类、社会类、法律类、教育类和管理类等6大社会科学领域,最终169个项目结项。经过初审层层选拔后,最终共有36个项目进入决赛答辩,19项作品最终获奖。校团委将根据全国和北京市“挑战杯”比赛的相关要求,推荐“人文之光”优秀获奖作品,进一步打磨修改完善,参加北京市和全国“挑战杯”比赛。
附第三届“人文之光”比赛获奖名单:
第三届“人文之光”比赛获奖名单 |
排名 |
项目名称 |
类别 |
备注 |
1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未成年人成员权问题研究——基于5省9个村落的调研和1037则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 |
法律类 |
特等奖 |
2 |
返贫现象的内在逻辑:脆弱性脱贫理论提出、验证及治理对策研究——基于全国2854户贫困家庭的实证分析 |
经济类 |
一等奖 |
3 |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研究——基于中国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
经济类 |
一等奖 |
4 |
乙女类电子游戏中女性玩家的情感托付与经济支出——基于准社会关系的实证研究 |
社会类 |
一等奖 |
5 |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民族地区防治青少年校园欺凌的现状与困境分析——基于云南省两地州部分学校的调研 |
教育类 |
二等奖 |
6 |
大学生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状况及解决路径研究 |
教育类 |
二等奖 |
6 |
新就业形态下我国城镇非标准就业群体的新变化及对其收入差异的因素研究 |
经济类 |
二等奖 |
8 |
现代化进程下少数民族文化变迁调查研究——以土家族青少年为考察中心 |
社会类 |
二等奖 |
9 |
大数据时代数据垄断问题的法律规制研究 |
法律类 |
二等奖 |
10 |
大数据视野下的诗歌意象研究——以顾城诗作为例 |
语言与哲学类 |
二等奖 |
11 |
企业组织决策中的锚定效应:基于新冠疫情时期企业捐赠行为的研究 |
社会类 |
三等奖 |
11 |
词项逻辑和三段论的新阐述体系:类斥逻辑 |
语言与哲学类 |
三等奖 |
13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习得研究 |
语言与哲学类 |
三等奖 |
14 |
政府行政审批效率提高能成为城市投资增长的引擎吗? |
经济类 |
三等奖 |
15 |
巩固我国脱贫攻坚成果的政策重点研究——基于赣州市上犹县脱贫攻坚成果 |
经济类 |
三等奖 |
16 |
大学生抑郁情绪下专业求助比例低的影响因素研究 |
社会类 |
三等奖 |
17 |
北京市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运行现状调查报告——以北京CY青少年司法社工事务所为例 |
社会类 |
三等奖 |
17 |
政治周期、预算规则与预算偏离 |
经济类 |
三等奖 |
17 |
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应对疫情冲击下的作用 |
管理类 |
三等奖 |
20 |
论人的外向视野之“相对高度”——基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哲学和蒙古哲学不同范式下的思考 |
语言与哲学类 |
优秀奖 |
21 |
刍议建设地域性博物馆联盟的必要性——以洛阳地区博物馆为例 |
社会类 |
优秀奖 |
22 |
论风险分配逻辑下突发事件的社会补偿制度 |
法律类 |
优秀奖 |
23 |
应对老年人“数字鸿沟”路径与对策 |
法律类 |
优秀奖 |
24 |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嵌入式”养老供需矛盾—— 以赤峰市书香庭苑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为例 |
社会类 |
优秀奖 |
24 |
大学生“内卷”行为的生成机制——基于竞争机制下个体学习状态的研究 |
社会类 |
优秀奖 |
26 |
社交狂欢与集体孤独——青年群体在线匿名社交的使用研究 |
社会类 |
优秀奖 |
26 |
R&D活动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经济类 |
优秀奖 |
28 |
媒介化社会短视频平台赋能特点——知识传播的 异质性 |
社会类 |
优秀奖 |
28 |
论国内逻辑教科书中的逻辑图——以金岳霖与逻辑图为例 |
语言与哲学类 |
优秀奖 |
30 |
阶级视野下新工人文学可能性探析——以许立志为例 |
语言与哲学类 |
优秀奖 |
31 |
财税制度、差异化减税与区域经济发展 |
经济类 |
优秀奖 |
32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对社会性死亡现象的探索研究 |
社会类 |
优秀奖 |
33 |
思潮涌动下的暗礁:网民社会信任实证研究 |
社会类 |
优秀奖 |
34 |
齐思知识互动平台的开发及应用 |
教育类 |
优秀奖 |
35 |
新冠疫情报道中表病例称谓的长复合词 |
语言与哲学类 |
优秀奖 |
36 |
“自我认同”重构的社会心理机制——以“凡尔赛文学”的社会传播为例 |
社会类 |
优秀奖 |
文案/闫飞宇
摄影/黄子瑞